北外環快速道路四期推動 民眾關心路線與用地取得
內容目錄
Toggle北外環快速道路已成為臺南都會區重要交通路網,其中最後一哩路的第四期工程,用地取得甫於7月初召開公聽會,預計於明年6月完成用地取得,南市府工務局表示,已依規定發函給土地所有權人並公告,強調程序合法。針對民眾關心路線規劃與用地取得問題,工務局則強調「路線規劃經審慎專業評估」。

有關路線部分,工務局強調經專業審慎評估。工務局說明,考量鹽水溪河寬河幅有限,施工時在行水區落墩連續圍堰,恐造成水道束縮,易形成馬蹄形渦流,加劇對堤身衝擊,影響河防安全。此外,堤前落墩,恐造成潰堤危險。為確保民眾安全,不建議於治理計畫線內高灘地落墩北外環道路路線,因此規劃於溪頂寮大橋東側由鹽水溪北岸微調轉至南岸。
沿鹽水溪南、北兩側配對路線方案
至於有民眾主張北外環道路應沿鹽水溪北岸堤防興建,工務局表示,若採北側路線,將有大量住宅房屋面臨拆遷,且依水利法規定,橋墩不得施設於堤前坡、水防道路上及平行治理計畫線內。工務局強調,專業評估過程中已將「鹽水溪北岸路線方案」、「鹽水溪南岸路線方案」及「鹽水溪南、北兩側配對路線」等方案納入比較評估,經比較路線長度、房屋拆遷量、與地區連接性、工程費用、土地徵收補償等項目,最後採行「沿鹽水溪南、北兩側配對路線方案」。

工務局強調,此規劃完全不影響快速道路的交通行進,且可提高交通運轉效率。北區、中西區、永康區、安平區通勤民眾不須橫跨鹽水溪,可減少塞車之苦。此外,民眾可有多種路徑進入北外環道路,未來配合國道1號北外環交流道完工後,南來北往更便利,不僅縮短城際間距離,亦減少永康交流道周邊台1線平面道路長期壅塞情形
北外環道路第四期工程
工務局指出,北外環道路第四期工程將接續第二期工程,由台19線溪頂寮大橋向西往北區延伸。考量整體交通運能,北外環道路原則以佈設雙向四車道,因此北外環四期將先由台19線溪頂寮大橋向西延伸至大和路,後續等文賢抽水站遷移及大港觀海橋改建,再向西延伸至台17線。